中医药物资料在线查询
红土子
红土子《*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【拼音名】HónɡTǔZǐ
【别名】比子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红土子草、红清酒缸、过路清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四川山蚂蝗的全草。
【原形态】小灌木。茎高40~90厘米;直径约2.5厘米,和分枝同具棱角,被紧贴着的短柔毛,后变无毛。3出复叶,小叶狭披针形,顶端者长4.2~6.8厘米,阔1~1.3厘米,侧生者较小,先端急尖,边缘微带波状,上面几无毛,下面脉上疏被短柔毛;叶柄长1~2.5厘米;托叶披针状钻形,脱落,长6~10毫米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达26厘米;苞片似托叶,脱落;花梗长2~3毫米。花紫红色,长约5毫米;萼长约2毫米,浅裂;花冠蝶形,旗瓣圆形,先端微凹,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;雄蕊10;子房线形,几无毛。荚果长约2厘米,通常具2节,背部弯,节深裂达腹缝线,上面截形,基部楔形,果柄长3毫米。花期8~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地灌木林中或草地上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陕西、云南等地。
【功能主治】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:"治疟。打烂,面粉调,蒸饼服。"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红土子《中华本草》
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
【拼音名】HónɡTǔZǐ
【英文名】HerbofSzechwanPodocarpium
【别名】红土子草、红清酒缸、过路清、蚍子草、路边青。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四川山蚂蝗的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docarpiumpldocarpum(DC.)YangetHuangvar.szechuenense(Craib)YangetHuang[Desmodiumszechuenense(Craib)A.K.Schindl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了采收全草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四川长柄山蚂蝗小灌木,高约1m。叶柄有疏毛;托叶狭技针形,先端急尖;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披针形,长4.5-7cm,宽l-1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楔形,侧生小叶较小,上面无毛,下面叶脉疏生长毛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;苞片似托叶,花时脱落;花萼宽钟状,萼齿三角形,下唇3齿不明显,疏生长毛;花冠紫色,长约5mm,旗瓣与翼瓣近等长,龙骨瓣稍短;雄蕊10,单体。荚果有2荚节,半倒卵状三角形,长6-8mm,宽约5mm,疏生短柔毛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400m的山地灌木林中或草坡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茎桂圆柱形,直径1-1.5cm,具纵棱,表面被柔毛或无柔毛。可见三出复叶,小叶片狭披针形,顶生小叶较大,长4.5-7cm,宽1-1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楔形,边缘微带波状,表面枯绿色,下表面有疏毛茸。有时可见花序或荚果,荚果长约1.4cm,宽约5mm,背部弯曲,有2节,节深凹达腹缝线,表面具被带钩的小毛。气微,具豆腥气。
【性味】苦;平
【归经】肝经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截疟。主潮热;疟疾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打烂和面蒸饼。
【各家论述】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:治疟。打烂,面粉调,蒸饼服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红土子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本文来源: https://zhonghuabencao.hao86.com/红土子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