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物资料在线查询
石风丹
石风丹《*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【拼音名】ShíFēnɡDān
【别名】石凤丹、兰花草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
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株。冬季采收。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粗纤维状。茎高30~90厘米,通常多叶。叶大而厚,矩圆形,长8~15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成长而厚的柄,最上部的退化为鞘状苞片。穗状花序稠密,长7~15厘米;苞片膜质,约与花等长;花小,白色而淡绿,直径约3毫米,芳香;萼片卵形,长约2毫米;花瓣较狭,匙形,唇瓣囊状,内面有柔毛,先端钝,外反,内有硬凸体2枚。蒴果纺锤形。花期春、夏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野溪涧湿地,或附生于石壁上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产于四川。
【性状】干燥全株,根数条,灰棕色,弯曲而互相纠结,表面被黄绵毛,质较韧。叶片矩圆状披针形,棕黄色,或带绿色,皱缩,质韧而不易破碎。气无,味辣。
【性味】
苦辛,温。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性温,味苦,无毒。"
②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"性温,味苦辛。"
【功能主治】
祛风除湿,养血舒筋。治风寒湿痹,半身不遂。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养血,舒肝,益气,滋肾。入筋祛风,入骨除湿。"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关节疼痛,风湿麻痹。"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
【注意】《成都中草药》:"孕妇忌用。"
【附方】治半身不遂:石风丹、红活麻、红牛膝,炖牛肉服。(《成都中草药》)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石风丹《中华本草》
【出处】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
【拼音名】ShíFēnɡDān
【英文名】HerbofTallRattlesnakePlantain
【别名】石凤丹、兰花草、虎头蕉、石蕉、溪蕉、高杆竹叶兰、山合菜、观音竹、追风草、碎米兰、一根香、山石竹、细芭蕉、小芭蕉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oodyeraprocera(Ker-Gawl.)Hook.[NeottiaproceraKer-Gawl.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高斑叶兰,多年生草本,高25-80cm。根茎短。茎直立,无毛。叶大而厚,长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8-15cm,宽2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成柄。总状花序似穗共,长7-15cm,花稠密;苞片膜质,约与花等长;花小,白色而淡绿,直径约3mm,芳香;萼片卵形,长约2mm;花瓣较狭,匙形,唇瓣囊状,内面有柔毛,先端钝,外反,内有2枚胼胝体;合蕊柱短而阔,蕊喙2裂,和蕊柱等长,花药卵状三角形;子房无毛。蒴果纺锤形。花期春、夏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溪涧湿地,或附生于石壁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全株长15-80cm。根茎短,有数条根。根弯曲而相互纠结,表面有黄柔毛,质较韧。茎圆柱形,黄绿色,无毛。叶多皱缩,棕黄色或带绿色,展平后呈宽披针形或矩圆形,长8-15cm,宽2-5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而成叶柄,长3-7cm,基部鞘状抱茎,全缘,具平行脉。气微,味辣。
【性味】苦;辛;温
【归经】肝;肺经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除湿;行气活血;止咳平喘。主风寒湿痹;半身不遂;瘫痪;跌打损伤;咳喘;胃痛;水肿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
【注意】孕妇慎服。
【各家论述】
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养血,舒肝,益气,滋肾。入筋祛风,入骨除湿。
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关节疼痛,风湿麻痹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石风丹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本文来源: https://zhonghuabencao.hao86.com/石风丹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