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物资料在线查询

白楠木

白楠木

【拼音名】BáiNánMù

【别名】美人柴、粘柴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刨花润楠的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hiluspauhoiKanehira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用宽刨刀刨成宽约4cm的薄片,晒干备用。

【原形态】刨花润楠乔木,高6.5-20m,直径达30cm。小枝绿带褐色,干时常黑色,无毛或新枝基部有浅棕色小柔毛;顶芽球形至近卵形,鳞片密被棕色或黄棕色小柔毛。叶常集生小枝梢端;叶柄长1.2-1.6(-2.5)cm;叶片椭圆形,或狭椭圆形,间或倒披针形,长7-15(-17)cm,宽2-4(-5)cm;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,尖头稍钝,基部楔形,革质,下面浅绿色,嫩时除中脉,侧脉外密被灰黄色贴伏绢毛,老时仍被贴伏小绢毛。聚伞状圆锥花序生当年枝下部,约与叶近等长;花两性;花梗纤细,长8-13mm;花破裂片6,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约6mm,先端钝;能育雄蕊9,无毛,花药4室,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;退化雄蕊长约1.5mm;子房近无毛,近球形,花柱较子房长,柱头小,头状。果实球形,直径1-1.3cm,熟时黑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7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【化学成份】种子含油0.9%,内有癸酸(capricacid),月桂酸(lauricacid),肉豆蔻酸(myristicacid),十四碳烯酸(tetradecenoicacid),棕榈酸(palmiticacid),十六碳烯酸(hexadecenoicacid),硬脂酸(stearicacid),油酸(oleicacid),亚油酸(linoleicacid),亚麻酸(linolenicacid),二十碳烯酸(eicosenoicacid)。树皮含树脂。

【性味】甘;微辛;凉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润燥通便。主烫伤;大便秘结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适量,冷开水浸泡,取液涂;或用浸液灌肠通便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白楠木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
本文来源: https://zhonghuabencao.hao86.com/白楠木/

以上内容是否解决了你的问题:
  • 是,已经解决。
  • 否,尚未解决。
非常感谢您的反馈,我们会尽快解决该问题。
太简单,不清楚
太复杂,看不懂
不是我要的答案
其他问题
还能输入140个字 提交

hao86网中华本草为您提供白楠木的功效与作用,白楠木中药,白楠木效果好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