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物资料在线查询
慈姑花
慈姑花《*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【拼音名】CíGūHuā
【来源】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。
【功能主治】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"明目,去湿。治一切疗肿痔漏。""祛湿之功,同于茵陈。"
【用法用量】治一切疔疮:慈姑花适量。用冷开水洗净,捣敷患处。孕妇忌用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慈姑花《中华本草》
【出处】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【拼音名】CíGūHuā
【英文名】flowerofOldworldArrowhead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泽泻科植物慈姑的花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agittariatrifoliaL.var.sinensis(Sims)Makino[SagittariasagittifoliaL.f.sinensis(sims)Makino;S.sinensisSims;S.sagittifoliaarct.NonL.;S.trifoliaL.var.edulis(Sieb.Exmiq.)Ohui]2.SagittariatrifolkiaL.[S.sagittifoliaL.var.angustifoliaSieb.;S.trifoliaL.var.angustefolia(Sieb.)Kitagawa]
采收和储藏:秋季花开时采收,鲜用。
【原形态】
1.慈姑,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。有纤匐枝,枝端膨大成球茎。叶具长柄,长20-40cm;叶形变化极大,通常为戟形,宽大,连基部裂片长5-40cm,宽0.4-13cm,先端圆钝,基部裂片短,与叶片等长或较长,多少向两侧开展。花葶同圆锥花序长20-60cm;花3-5朵为1轮,单性,下部3-4轮为雌花,具短梗,上部多轮为雄花,具细长花梗;苞片披针形;外轮花被片3,萼片状,卵形,先端钝;内轮花被片3,花瓣状,白色,基部常有紫斑;雄蕊多枚;心皮多数,密集成球形。瘦果斜倒卵形,直径4-5mm,背腹两面有翅;种子褐色,具小凸起。花期8-10月。
2.野慈姑,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。根茎横生,末端膨大或否。叶柄基部渐宽,鞘状,边缘膜质;挺水叶箭形,叶片长短、宽窄变异很大,通常顶裂片短于侧裂片,比值为1:1.2-1:1.5,有时侧裂片更长,顶裂片与侧裂片之间缢缩,或否。花葶直立,挺水,高(15-)20-70cm。花序总状或圆锥状,长5-20cm,分枝1-2枚,具花多轮,每轮2-3花,苞片3枚;花单性;花被片反折,外轮花被片椭圆形或广卵形,内轮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;雌花1-3轮,心皮多数,两侧压扁;雄花多轮,雄蕊多数,花丝长短不一,通常外轮短,向里渐长。瘦果倒卵形,具翅,背翅多少不整齐。种子褐色。花、果期5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1.生于沼泽、水塘,常栽培于水田。
2.生于湖泊、池塘、沼泽、水田等水域。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南方各地。
2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南及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味微苦;性寒
【归经】肝;脾经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疔肿;痔漏;湿热黄疸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内服:煎汤,3-9g。
【注意】孕妇忌用。
【附方】治一切疔疮:慈姑花适量。用冷开水洗净,捣敷患处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【各家论述】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明目,去湿。治一切疖肿痔漏。祛湿之功,同于茵陈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慈姑花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本文来源: https://zhonghuabencao.hao86.com/慈姑花/
hao86网中华本草为您提供慈姑花的功效与作用,慈姑花中药,慈姑花效果好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