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物资料在线查询

十姊妹

十姊妹《*辞典》

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ShíZǐMèi

【别名】七姊妹(《群芳谱》),姊妹花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叶。

【原形态】落叶灌木。茎细长,攀援,刺常生于托叶下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5~7,椭圆形至卵圆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锯齿,有微细柔毛;托叶梳状分裂。花数朵排成扁伞房花序;萼片卵形,外面有腺体;花冠深红色,重瓣;雄蕊多数;雌蕊多数,花柱无毛,结合成柱状,伸出,常与雄蕊等长。果实球形。花期5~7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各地有栽培。

【性味】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苦平,微涩。"

【功能主治】治黄疸,痞块。

【附方】治黄疸,癖块:鲜十姊妹根五至八钱,猪赤肉二两同炒后,加红酒三至四两,共煮一小时,同午饭或晚饭服,日服一次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
十姊妹《中华本草》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ShíZǐMèi

【英文名】Rootofseven-sistersJapaneseRose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七姊妹的根及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osamultifloraThunb.var.carneaThory[P.multifloraThunb.var.platyphyllaThory]

采收和储藏:根,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晒干;叶,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备用。

【原形态】七姊妹落叶小灌木,高约2m。茎、枝多尖刺。单数羽状复叶;小叶通常9枚,椭圆形,先端钝或尖,基部钝圆形,边缘具齿,两面无毛;托叶极明显。花多数簇生,为圆锥形伞房花序;花粉色,芳香;花梗上有少数腺毛;萼片5,花瓣5,重瓣;雄蕊多数;花柱无毛。瘦果,生在环状或壶状花托里面。花期5-6月,果期8-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多为栽培供观赏。

【化学成份】根皮含鞣质(23%),花含紫云英甙(astragalin)及挥发油等。

【性味】苦平;微涩

【归经】肝;胆经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化湿,疏肝利胆。主黄疸;痞积;妇女白带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15-30g

【附方】治黄疸,癖块:鲜十姊妹根五至八钱,猪赤肉二两同炒后,加红酒三至四两,共煮一小时,同午饭或晚饭服,日服一次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十姊妹相关药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谨遵医嘱!

本文来源: https://zhonghuabencao.hao86.com/十姊妹/

以上内容是否解决了你的问题:
  • 是,已经解决。
  • 否,尚未解决。
非常感谢您的反馈,我们会尽快解决该问题。
太简单,不清楚
太复杂,看不懂
不是我要的答案
其他问题
还能输入140个字 提交

hao86网中华本草为您提供十姊妹的功效与作用,十姊妹中药,十姊妹效果好吗